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商品混凝土的市场趋势及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可研报告

第一节 商品混凝土的简介

商品混凝土就是指用作商业用途,例如可出售、购买的混凝土。现建筑施工大部分均使用商品混凝土。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可研报告)

第二节 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特征及市场趋势

1、我国商品混凝土市场发展状况

商品混凝土是指用作商业用途,可出售、购买的混凝土,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成的水泥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是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商品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商品混凝土广泛应用于铁路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房地产行业

2、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区域集中度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了商品混凝土行业分布和发展的不均衡性。目前,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已形成以广东省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等三大板块。

3、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发展特征

(1) 产品同质化严重

商品混凝土生产原料种类基本固定,均由水泥、石子、砂子、掺合料,外加剂与水组成;生产工艺差别不大,也相对统一;加之市场需求相对单一,主要考虑强度因素。正是由于混凝土自身生产特点和市场需求特点,决定了其终端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和无差异性。较难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实现长期稳定的生产与供应。但随国家设计标准的转型,对耐久性要求的提高,特殊环境下所需的特种混凝土也在逐步发展。

(2)生产使用时效性强

生产的非连续性,经常需要集中时段供应。混凝土因受水泥水化作用的影响,必须在初凝之前完成浇注,初凝时间一般为 1~2 个小时;否则一旦在泵送前初凝,就不能提供给施工工地使用。这就使得商品混凝土使用的时效性较强,无法保有库存。而没有成品库存,就难以应付季节性、突发性的大量需求;在建设规模波动较大、出现突发性需求的情况下,就需要集中时段突击供应。一般在年底和年初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处于萎缩状态。

(3) 供应服务的地域局限性

单搅拌站规模不宜过大,类似商业网点,适宜合理布局,方能保持合理运距、及时供应、及时服务等。由于商品混凝土无法运送到较远的地方销售,使得单个搅拌站的辐射范围有限,所生产的商品混凝土基本上在本地销售,市场需求本地化的特征明显。一般来说,15公里左右的供应距离比较理想;在交通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可以把供应半径扩大至30公里;超过50公里,就很难有效供应。虽然,通过在预拌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可以延长初凝时间,但过远的运输距离会大大增加成本,而且预拌混凝土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由于搅拌站的辐射半径有限,为了满足多个区域的需求,宜多点布局,搅拌站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分散布局可以使搅拌站各自服务主要的目标市场,从而避免局部过于密集而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

(4) 行业进入门槛较低

商品混凝土生产不具独特性,属于简单加工性质,没有复杂的窑炉,进入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虽然前期投资比较大,但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设备,减少投资时对现金的需求,在行业利润较高时,其他行业投资者很容易进入;建立搅拌站的时间比较短,一个标准搅拌站的建设周期一般为 3~4 个月。因此,行业竞争比较激烈且因拖欠款现象普遍而不易退出。

4、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发展特征及趋势

(1) 绿色生产是商品混凝土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十八大”召开以来,政府、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促使更多企业加速对旧搅拌站的改造。绿色生产是商品混凝土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对企业的一个严峻挑战,企业需要在资金和技术上加大投入,这也间接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

(2)商品混凝土行业将成为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力量

工业固体废弃物、矿产废石和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如钢渣、磷渣、石粉、尾矿石、再生骨料、再生微粉等经过加工、筛选之后,可以成为生产混凝土的组分材料,既缓解资源日趋紧张的状况,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3) 做大做强是商品混凝土企业的发展方向

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规模化不仅仅指混凝土生产设备数量、企业资金投入的规模化,而是指是否具有产业链在上下游延伸上的规模投入。商品混凝土企业是否在水泥、骨料、掺合料和外加剂等原材料上具备自主优势,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实力。

(4)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随着商品混凝土企业资质的取消,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只有依靠优秀的人才,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质量,完善的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第三节 商品混凝土的技术发展

生产设备

目前国内搅拌设备、混凝土运输车和泵送设备的技术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设备已是商品混凝土企业的主力设备。

混凝土性能

强度,是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我国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以C30、C40为主;已有很多企业掌握了C50、C60等高强度混凝土生产技术,并已大量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包括公司在内的一部分技术先进的企业已掌握了C80、C100等更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技术。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在混凝土强度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坍落度,又称流动性或可塑性。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坍落度大有利于运输和泵送,对于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提高施工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泵送高度是坍落度的重要体现,我国混凝土企业在上海金茂大厦的建造过程中创下了一次性泵送混凝土高度达382.5米的世界纪录,表明在坍落度控制上已达到很高水平。

特殊性能,在特定使用环境和特定施工条件下要求混凝土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常见的特殊性能混凝土包括:自密实混凝土、耐酸、碱防腐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高程泵送混凝土、早强混凝土、缓凝混凝土、耐热混凝土等。

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和提高主要依靠调整原料配合比,包括使用掺合料、外加剂等。配合比是商品混凝土企业的核心技术。

掺合料

掺合料主要指粉煤灰、矿渣等,使用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和降低水泥用量,如使用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坍落度,使用磨细粉煤灰和磨细矿渣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等量或超量代替水泥,能够提高混凝土强度并显著减少水泥用量。国内技术先进企业已掌握大掺量生产技术和超细粉生产技术。

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按功能可分为:改善流变性能、增加粘聚性、引气、消泡、改善耐久性等。外加剂品种包括减水剂、泵送剂、缓凝剂、防水剂等,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减水剂,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水、水泥用量以及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流变性及可塑性。我国外加剂在种类、性能等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以减水剂为例,我国以使用萘系减水剂为主,而国外已发展到以使用效果更好的聚羧酸减水剂为主。

第四节 商品混凝土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发展现状

预拌混凝土,也称商品混凝土,是指将水泥、砂石、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按照表观密度分类,商品混凝土可以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和轻混凝土。

混凝土性能包括强度、坍落度和特殊性能等。混凝土强度指的是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按照 GB/T14902-2012《预拌混凝土》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为十九个等级,即:C10, 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 C85,C90,C95,C100。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2013 年 8 月上海建工在上海中心大厦的建造过程中创下了单泵垂直泵送混凝土高度达 580 米的世界纪录。

特殊性能混凝土主要包括自密实混凝土、耐酸防腐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高程泵送混凝土、早强混凝土、缓凝混凝土、低温混凝土等。

1 、国际混凝土发展现状

预拌混凝土诞生于欧洲,1903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个预拌混凝土工厂,相对于现浇混凝土,具有节约原材料、降低能耗、提高施工速度、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能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根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的数据,目前在发达国家,商品混凝土行业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其预拌混凝土用量占整个混凝土总用量的比例高达80%以上,混凝土平均强度等级已达到40~50MPa,大量应用了C60、C80混凝土,最高已达到200MPa。

受 2008 年房地产次贷危机影响,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近几年的预拌混凝土产量增长趋缓甚至下降。由于发达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很难出现大规模的投资热潮,因此其商品混凝土产量未来增长空间将很有限。

受2006年混凝土行业大发展的影响,2007年全球混凝土企业展开了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国际行业巨头如:CEMEX、Holcim、海德堡、CRH等先后参与收购兼并,其中海德堡公司以80亿英镑收购英国汉森公司创下了当年建筑材料行业金额最大的并购交易。

2 、国内混凝土发展现状

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起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获得蓬勃发展。随着《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和《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出台后,混凝土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从企业布局看,中国建材、中建西部、上海建工的混凝土业务位居国内三甲,中国建材、中建西部依托遍布全国的搅拌站布点开展商品混凝土供应业务,上海建工依托上海区域优势占据区域市场较高市场份额。目前整个混凝土行业存在着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小、企业层次较低、行业集中度不高等情况。

我国商品混凝土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商品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仍然较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混凝土商品化率已高达 80%以上,我国作为混凝土使用量居全球首位的国家,其商品混凝土的使用比例不足发达国家一半,混凝土平均强度以 C30 为主,C80~C100 的混凝土虽已研制成功,但目前还只在少量的重点工程或重要部位进行应用,距离实际工程的大量应用尚需一段时间。

现场搅拌混凝土严重影响了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质量和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同时限制了工程建设的施工速度,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环境和能源的越加关注,可以预见,商品混凝土使用率将逐年提高,未来几年商品混凝土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二、行业竞争格局

由于商品混凝土具有易凝结、高运输成本的产品特性,供应运输时间应控制在 2 小时左右,运输半径约为 25 公里,因此商品混凝土行业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竞争。

目前混凝土行业处于激烈竞争状态,行业集中度不高,国内前十位混凝土总产量占国内混凝土总产量的比例也仅为 9.3%;同时混凝土行业生产原料基本上都有水泥、石砂、掺合料、外加剂与水组成,生产工艺差别不大,另外市场需求主要考虑强度因素,相对单一,导致行业内产品同质化严重和无差异性。受此影响,很多混凝土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和扩大生产规模来达到规模化效应,通过规模采购来增强议价能力,减少生产成本,提升竞争能力。

另外由于水泥行业严重过剩,很多水泥厂家也开始大规模进军混凝土行业,不断扩大混凝土业务,混凝土业务甚至已经成为部分水泥企业的主营业务。

随着混凝土行业的兼并重组和水泥企业延伸产业链进入到混凝土行业,必将会使混凝土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改变混凝土行业的原有格局,同时也会使行业更加规范、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竞争力,加速预拌混凝土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

三、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国外混凝土公司的进入

发达国家的大型混凝土跨国公司和集团利用他们在混凝土生产技术和装备制造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国际资本运作方面的实力,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这将进一步加剧国内混凝土行业的竞争压力,压缩国内混凝土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国内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但也将促进国内混凝土行业加速重组和转型升级的步伐。

2、无序竞争的影响

商品混凝土生产工艺简单,进入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因此大量企业进入混凝土行业,导致国内商品混凝土行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而且自主创新能力也较差,与国外混凝土企业相比,无论资金实力还是产量规模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通过降价引发的恶性竞争将会影响国内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