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十三五”渔业科技发展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发展形势
 
   十二五”期间,全国渔业科技系统面向产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累计承担涉渔科技与推广经费50多亿元,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20亿元,在渔业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遗传育种、健康养殖、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节能环保、渔业装备升级、渔业信息化等共性与关键技术研究均有进展,一批高效、健康、节能、安全的技术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十二五”以来,渔业科技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项;培育新品种68个,制定渔业国家和行业标准230项;遴选发布60多个渔业主导品种和36项渔业主推技术;建设渔业综合性重点实验室2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23个,综合试验站17个。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0年的55%提高到至2015年的58%。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建设现代渔业强国,必须贯彻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为渔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努力方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渔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趋紧,资源日益衰竭,水域污染严重,濒危物种增多;渔业发展方式粗放,设施装备落后,生产成本上升,效益持续下滑;水生动物疫病增多,质量安全存在隐患。一些长期积累的生产生态矛盾尚未有效化解,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任务日益紧迫,现代渔业建设到了新阶段,必须由注重产量增长转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由注重资源利用转到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由注重物质投入转到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从业者素质提高。
 
   (二)发展需求
 
   十三五”期间,推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渔民收入稳定增长,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科技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1. 发挥渔业生态功能,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做支撑
   进入21世纪,渔业可持续发展已为世界所共同关注,渔业资源与环境,尤其是内陆流域及近海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养护不仅成为全球性科技命题,更加成为全球渔业科技发展和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渔业生态功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渔业保持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促进渔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十三五”渔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通过恢复渔业资源,修复严重退化的渔业生态系统,发挥渔业水域的生态服务功能,有效促进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效双增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迫切需要发挥科技的有效支撑作用,解决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水域生态环境修复、濒危物种保护等紧迫课题。
 
   2. 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完成渔业生产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做保障
   十三五”期间,推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是我国现代渔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需要着力转变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调整优化渔业产品、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打好长江流域水生动物保护、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设施装备升级改造等“六场硬仗”,提高渔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对现代水产种业、高效配合饲料、疫病防控及安全药物研发、水产品质量安全、水质调控及污水排放、水产品加工流通、渔业装备及信息化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稻渔综合种养、盐碱水养殖以及增殖渔业、休闲渔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很大,是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提供有力支撑。
 
   3. 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做后盾
   积极实施“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提高渔业的国际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涵盖了世界主要渔业国家,水产品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渔业合作,推广中国渔业成功经验,引导中国渔业走出去,提升“一带一路”国家渔业发展水平,助力中国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迫切需要在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评估、渔场预报、渔获物高值化利用、捕捞加工一体化装备、海外养殖及可持续渔业发展等领域提供有效的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和《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坚持“生态养护、产业升级、空间拓展、推广提升”的发展思路,针对近海、外海、远洋、极地和内陆水域分层次部署,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重大工程,面向近海和内陆水域加强渔业资源调查养护和环境修复,助推绿色发展;面向育种、养殖、加工等领域推动产业升级和新模式构建,培育发展动力;面向远洋、极地和盐碱水域推进新资源开发和新产业形成,拓展发展空间;面向技术推广开展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和公共能力建设,推动能力提升;形成一批新的重大科技成果,加快推进渔业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应用,全面改善和提升我国渔业整体素质和水平,建设渔业科技强国。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围绕产业,服务产业,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要求,聚焦渔业转方式调结构,面向中长期渔业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瞄准国际渔业科技前沿、产业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和区域性综合性技术难题等领域,强化顶层设计与产业需求的紧密衔接,系统谋划,大幅提高渔业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贯彻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围绕现代渔业资源环境重大科技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创造绿色、科技引领绿色的驱动力效应,扭转渔业粗放式发展格局,坚持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渔业生态系统价值。
 
   坚持遵循科技规律——按照渔业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统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资源要素配置比例,按照渔业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兼顾前瞻研究与应用研究,科学布局渔业科技创新领域,畅通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途径,改善技术推广体系条件。
 
   坚持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渔业重大科技计划、现代渔业产业技术体系、区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任务牵引,以国家渔业科技创新联盟为基础,集聚全国渔业科研优势资源,整合优化“一盘棋”布局,按照科技条件共享、知识产权共享、转化利益共享等原则,构建统一高效的渔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实现创新驱动现代渔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十三五”发展目标
 
   到2020年,实现渔业科技综合能力显著增强,渔业装备科技水平明显提高,渔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效提升,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3%以上,水产养殖和遗传育种领域的科技综合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资源环境领域实现与世界同步,水产品加工、装备与工程、信息化等领域跟踪世界前沿。具体目标如下:
 
   资源环境领域
 
   深入解析渔业资源可持续产出过程,构建现代渔业资源养护与科学管理技术体系,建成一批渔业资源养护与环境修复示范区,研发一批远洋渔业新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与装备,提升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水平。
 
   遗传育种领域
 
   构建水产种质资源保存、保护和科学评价利用体系,解析重要养殖种类基因组结构特征和经济性状遗传基础,建立现代水产育种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培育具有优良复合型经济性状的水产新品种,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达到65%以上,遗传改良率显著提高。
 
   水产养殖领域
 
   研发环境友好型高效配合饲料,养殖品种配合饲料使用率明显提高,建立养殖品种品质调控技术;加强病害诊断技术研究和疫苗新渔药研发,建立水产养殖健康生物安保与病害防控技术体系;集成优质高效水产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目标。
 
   水产品加工领域
 
   构建完成主导水产品的全产业链精深加工与质量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成一批主导水产品精深加工的区域性产业基地和水产品精深加工的产业化示范生产线,水产品的加工率提升到50%,水产品冷链流通率显著提高。
 
   装备与工程领域
 
   构建一批新型系统模式,研发一批先进设施装备,形成工程学研究方法,有效提升渔业装备与工程的生态化、精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装备效率提高30%以上,实现“生态、优质、高效”的目标。
 
   信息化领域
 
   突破养殖对象与生境、渔业生态与环境、水产品品质与规格等信息获取和应用技术瓶颈,初步建立渔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研究方法,构建养殖、捕捞、加工集成应用模式,建成一批综合应用示范点,凸显渔业信息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重大工程
 
   (一)科技创新工程
 
   按照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原则,面向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两大方向,以养护、升级、拓展为主线,组织实施资源养护与生态环境修复、产业升级与新生产模式构建、空间拓展与战略资源开发等领域重点科技任务。
 
   1. 资源养护与生态环境修复领域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转变拼资源消耗的过度利用方式和拼要素投入的粗放生产方式,围绕压减捕捞生产能力、减缓资源利用强度等产业需求,面向内陆水域和近海,部署渔业资源调查和养护与环境修复等重点任务,实施资源养护与生态环境修复科技创新工程,促进一批重要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任务1:重要水域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
 
   针对渔业资源家底和生态环境现状不清、长期稳定的资源环境监测体系尚未全面建立、相关水域渔业发展缺乏数据支撑等瓶颈问题,开展我国四大海区及内陆主要流域的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以主要经济种类的资源现状、变动趋势、群落结构和重要栖息地调查为重点,开展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长期、连续、全面监测和评估,构建渔业资源数据库与共享平台,研究和掌握我国渔业资源动态及其利用状况,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渔业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任务2:渔业资源养护与生态环境修复
 
   针对渔业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等重大问题,开展渔业资源种群动态、种群衰退机制、栖息地演变过程与机理等基础理论研究,重点突破衰退渔业种群及生态关键种规模化苗种培育和种质保障、岛礁生态系统保护与珍稀濒危物种保育、重要渔业种群重建、增殖容量评估、栖息地人工生境营造与人工替代栖息地构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关键污染物生态学效应及生态环境修复等关键技术,创建综合模式并进行推广示范,建立和完善渔业资源养护与环境修复技术体系,提高我国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2. 产业升级与新生产模式构建领域
 
   针对过分依赖资源消耗和投入的落后渔业模式,按照“转变方式、提质增效”要求,调整优化养殖布局和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以调优、提质、创新为主线,加强品种培育、健康养殖、精深加工等关键领域和环节的科研攻关,面向内陆流域和近海、深远海,部署生物种质提升与种业创新、健康养殖技术升级与模式、深远海渔业生产平台、渔农综合种养、水产品加工流通等创新重点任务,研发和示范产业升级与新生产技术模式,促进渔业生产科技综合水平跨越提高。
 
   任务3:水产生物种质提升与种业创新集成
 
   针对水产生物种类遗传多样性降低、种质退化、优良品种缺乏以及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现代种业生产模式有待完善等突出问题,开展重要养殖及土著水产生物种群连续监测,掌握群体遗传多样性组成和变化趋势,建立主要养殖生物种质资源评价和保存技术,构建水产育种共性关键技术,创制高产、抗病、抗逆、优质和饲料转化率高的突破性新品种;提升良种产业化水平,提高良种覆盖率和贡献率,创建良种和良法有机结合的技术模式;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生物种业,显著提升水产生物育种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水产种业持续健康发展。
 
   任务4: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升级与模式构建
 
   针对水产养殖生产要素基础监测数据缺乏、主要品种养殖方式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管理粗放、综合效益低等关键问题,以典型增养殖区及其主要养殖品种为监测对象,开展养殖生产要素的长期连续监测,掌握影响主要养殖对象生长、品质及产量效益的关键要素及其时空变化特性;突破主导品种健康高效养殖、环境友好型配合饲料与养殖品种品质调控、养殖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水产疫苗及安全高效替代药物研发等重大关键技术,创建适合不同地区的重要养殖种类节能高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的养殖模式和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实现提质增效和节水减排的目标。
 
   任务5:深远海渔业生产装备研发与构建
 
   针对深远海渔业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立足于我国渔业工业化技术水平及船舶装备科技基础,开展深远海渔业生产电力推进驱动关键技术与综合节能技术研究,渔船船型、高效捕捞成套装备、数字化助渔仪器研发;围绕深远海养殖生产模式构建、船载系统安全性、规模化养殖等核心问题,开展设施装备、作业生产、加工补给等关键技术研究,并进行适用性集成以及系统技术产业化应用,建立多种作业模块相配套的深远海渔业生产平台,构建深远海“养-捕-加”相结合、“海-岛-陆”相结合的渔业生产模式,形成规模化、工业化的深蓝渔业生产体系。
 
   任务6:渔农综合种养技术与生态化生产系统构建
 
   针对水产养殖水土资源利用率低、养殖副产品和废弃物未能有效综合利用、养殖成本上升和产业链价值提升困难等核心问题,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渔稻、渔菜等综合种养系统生产技术和模式,建立水产与水稻、水生蔬菜等共生互利的渔农生产系统,将水产养殖与稻菜种植、产品加工及休闲渔业、设施渔业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突破综合种养体系架构和资源配置等技术,建立现代水产养殖和农作物共生互利的高效生态化种养生产系统,提高水土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养殖副产品合理利用及产业链价值提升,为形成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新生产模式提供支撑。
 
   任务7:水产品加工流通技术研发与模式创新
 
   针对水产品加工比例较低、冷链流通体系亟需完善、高值化保鲜技术尚未突破、船载加工技术与装备相对滞后等瓶颈问题,以提高水产品加工率、减少活鱼销售和提升渔业全产业链效率为目标,加强水产品加工技术深度研发和互联网销售模式下高效物流技术模式构建,重点突破大宗淡水鱼、优质海淡水鱼类保鲜加工和冷链运输技术、长短途安全保活运输技术以及水产品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技术、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技术,开发高附加值功能性食品和海洋药物;加强水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提高装备国产化率;围绕产业链开展智能渔业感知、传输与应用层关键技术研发,建设渔业大数据应用平台。
 
   3. 空间拓展与战略资源开发领域
 
   围绕“布局盐碱、开拓外海、发展远洋、探索极地”的发展思路,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面向盐碱水域和外海、远洋、极地等海域,部署盐碱水渔业、外海渔业、远洋渔业、南极磷虾等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重点任务,实施空间拓展与战略资源开发科技创新工程,为开发战略性海洋生物资源、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宜渔水域合理利用奠定基础,促进渔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任务8:盐碱水渔业综合开发利用
 
   针对我国盐碱水资源开发率不高、利用技术覆盖不全面、生态修复功能不凸显等重点问题,面向我国盐碱水资源典型分布区域,开展盐碱水渔业资源评价与利用技术开发、盐碱生态系统构建和养殖环境优化调控、耐盐碱品种培育与主导养殖新品种开发、盐碱水渔业生态修复与效益评价等研究,实现盐碱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健康养殖,促进我国盐碱水渔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保障盐碱水渔业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将广袤的白色荒漠变为丰饶的鱼米绿洲。
 
   任务9:外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针对南海外海渔场渔汛不清、资源养护与生态安全评价技术落后、新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关键问题,面向南海外海等海域,加强新资源调查评估与开发利用,研发节能高效渔业捕捞与加工装备,提高捕捞产量和产品附加值,创建外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岛礁渔业资源养护与生态保护、节能高效渔业装备与信息技术和外海热带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等综合技术体系,为将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由近海向外海的纵深拓展、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任务10:远洋渔业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针对全球渔业资源和渔场掌握不足、捕捞装备与助渔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捕捞效率不高、船载加工与精深加工能力弱等瓶颈问题,开展远洋渔场资源环境评估,开发远洋渔业后备渔场和资源,构建远洋渔场渔情速预报与渔船动态监测系统平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高效捕捞装备,研究船载加工与渔获高值化利用技术,通过整套技术与成套装备集成应用,培育“特色明显、品种多样、产品多元”的海洋新兴战略产业集群,整体提升远洋渔业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远洋渔业资源和渔场的新拓展,推动远洋渔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维护和争取我国海洋权益。
 
   任务11:南极磷虾资源规模化开发与利用
 
   针对南极磷虾资源掌控能力弱、新渔场拓展空间不足、整体捕捞加工技术体系不完善、缺少专业化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高值化产品单一等瓶颈问题,开展磷虾资源产出过程与机理、渔场探测与渔业生产保障服务技术研究和专业磷虾船设计建造关键技术研发,整体完善捕捞加工技术体系,创建以资源精准探测、渔情动态速预报、生态高效捕捞、专业化捕捞加工船建造、船载加工与高值化利用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形成“捕捞、加工、高值化产品”为一体的新兴战略产业集群,全面提高南极磷虾日均捕捞与加工能力,提升我国磷虾资源开发装备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磷虾产业链快速形成与规模化发展。
 
   (二) 水产技术推广能力提升工程
 
   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以提升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技术支撑和组织保障能力为目标,组织开展渔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公共能力建设等重点任务,实施水产技术推广能力提升工程,促进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任务12:渔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建立健全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示范推广的工作机制,针对主要养殖区域、养殖方式和养殖品种,研究示范推广节水、节能、节药、减排、安全、高效的水产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加强稻渔、渔菜和轮作等综合种养模式试验示范,开展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高效配合饲料使用、多营养层级生态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外海深水网箱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等节能减排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推广;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遴选,制定“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标准,试点开展推广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验证和推广效果评价,构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专家支持系统,开展技术指导与技术咨询,为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任务13: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积极争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对渔业重点地区的资金投入,重点推进县级(区域)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积极推动在全国和省级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中普遍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责任渔技、人员培训、多元推广等工作制度,认定和建设一批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基地,试点开展基层渔民技术员考核备案,公益性推广平台资源共享等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示范先行、区域带动、连续推进、整体发展”的运行机制创新新局面。组织开展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轮训,组织开展全国性推广人员技能挑战赛,创新推广人才激励机制。构建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报、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水产品质量监测、增殖放流服务、水域环境修复、渔情信息监测、水产养殖智慧服务等公益性推广服务平台,为渔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顶层设计
 
   各级渔业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组织主要科研单位和重点企业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凝聚力量,把渔业科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形成创新合力的总体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渔业科技发展规划,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和措施,逐项抓好落实,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与推广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二)加大科技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对渔业科技的稳定支持,争取渔业科技投入占农业科技总投入比例比“十二五”期间明显提高。整合现有各项建设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科研装备、渔业科考船等建设。各级渔业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加大渔业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和基地平台建设。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创建科技创新型企业,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渔业科技投入格局。
 
   (三)完善创新体系
 
   强化国家目标需求和重大任务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产学研结合、贯穿全产业链的现代渔业科技创新体系,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产品创制与示范应用的有机衔接。以科技创新链条为主线,聚集优势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人才,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发挥渔业科技创新联盟的主体作用,形成“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模式,推进全国大联合和大协作。
 
   (四)培养创新人才
 
   贯彻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渔业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环境改革,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尽快形成一支达到国际前沿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培养一批通晓业务、擅长管理、具有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的管理人才,尽快形成一支适应全球化竞争的管理人才队伍;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渔技推广人员和科技企业家,尽快形成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渔技推广队伍和渔区实用人才队伍。
 
   (五)深化国际合作
 
   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科学研究计划,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继续保持我国渔业科技创新的优势领域,增强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发展能力。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加强渔业科技“走出去”和“引进来”,积极开展我国领先研究领域和多边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和技术输出,建立稳定、通畅的国际合作渠道,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扩大对外开放;鼓励科研院所、教学单位和龙头企业将技术和产品向境外输出,进一步开拓渔业技术和产品的国际市场。
 
   (六)加强转化推广
 
   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果转化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有效保证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执行;通过优化布局、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改革,逐步建立起国家渔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推广技术服务,渔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生产经营主体等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渔业技术推广体系。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