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前三季度临汾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临汾市上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协调,狠抓落实,全市经济“稳”的力量在增加,“进”的力度在加大,“好”的因素在集聚,“转”的步伐在加快,主要指标持续回升,实现了“一月好于一月、三季度好于上半年”的目标。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主要指标持续回升、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民生保障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稳中向好态势延续,主要指标持续回升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3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1%,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9.9亿元,增长2.6%,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33.6亿元,增长4.2%,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35.1亿元,增长8.7%,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
 
  1.粮食生产形势喜人,畜牧业稳步发展。初步统计,2017年全市粮食产量可达52.12亿斤,是第三个高产年份,仅次于2014年的55.15亿斤和2016年的53.58亿斤。前三季度,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11.17万吨,同比增长5.2%,其中猪肉产量7.95万吨,增长1.4%。生猪存栏88.25万头,增长2.8%;生猪出栏96.11万头,增长1.4%。 
 
  2.工业经济稳中有升,非传统工业发展迅速。今年以来,全市工业增速呈逐月回升态势。前三季度,累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17.9亿元,同比增长4.4%,较上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距由年初的15.9个百分点缩小至3.3个百分点。9月当月完成工业增加值44.6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省4.3% 的平均水平。
 
  1-9月,全市非传统工业完成增加值32.6亿元,同比增长2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6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0.5%。
 
  3.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回升,高新技术投资快速增长。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5.5亿元,同比增长3.6%,较上半年(-5.9%)回升9.5个百分点,较1-8月(1.1%)回升2.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36.8亿元,同比下降29.8%;第二产业完成196.9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完成251.8亿元,下降0.5%。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26.3亿元,同比增长23%,远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4.消费品市场稳步运行,网络销售增势强劲。前9个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79.2亿元,增长7.3%。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实现120.1亿元,增长5.3%。限额以上有零售额的22类零售类值中,有16类实现增长,占比66.4%。
 
  1-9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1.1亿元,同比增长39.5%。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今年以来,我市超过100家以上的经营主体借助9个本地电商平台、22个第三方平台销售农产品超过1.5亿元。
 
  5.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出口交货值增速加快。1-9月,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122110万元,同比增长34.4%。其中,出口总额82466万元,增长25.7%;进口总额39644万元,增长56.9%,实现贸易顺差42822万元。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54亿元,同比增长50.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个百分点。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0.89亿元,增长68.4%。
 
  (二)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新的动能不断聚集
 
  全市经济的持续回升,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力推进,得益于能源革命中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得益于中高端产业里新动能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创新驱动下经济活力的不断增强。
 
  1.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转”的效能。 
 
  坚定不移去产能。我市重点推进煤炭、钢铁产业去产能工作,运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严控新增产能,加快低端落后产能出清,以钢铁、煤炭为重点的去产能取得明显成效。截至9月底,退出煤矿4座,压减煤炭产能390万吨;酒钢翼城钢铁有限公司2座50吨转炉完成设备封存工作,压减粗钢产能170万吨。
 
  精准施策去库存。从工业去库存看,充分利用电商平台,采取线上线下互动方式,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化解库存。8月末,全市工业产成品存货54.4亿元,同比下降8.1%。从房地产去库存看,截止9月底,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79.7万平方米,比2016年9月末减少59.6万平方米。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消化周期8.5个月,比2016年9月末减少6.6个月。
 
  稳妥有序去杠杆。全市在“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5家,后备企业达到30多家,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达到170余家。从政策效果看,重点工业企业杠杆率下降。截至8月底,全市规上工业资产负债率79.8%,同比降低1.7个百分点。其中:累计产值上10亿的20户重点工业企业中,13户资产负债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3户资产负债率较同期下降或持平。
 
  多措并举降成本。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减轻企业负担有关政策措施,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稳定运行提质增效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多措并举,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降低了生产成本。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01元,比上年同期降低6.92元。
 
  抓住关键补短板。1-9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108亿元,占比为22.2%。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53.9亿元,过渡性口径同比增长1.54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完成15.9亿元,过渡性口径同比增长1.03倍。
 
  2.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着力打造“转”的样本。 
 
  打造绿色煤炭产业。我市以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和清洁生产理念为指导,吸引资金和技术,对煤炭、煤气、粗苯、煤焦油进行全面综合利用。陕西黄河矿业(集团)公司和山西海姿集团有限公司合建山西黑猫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落地临汾,引领我市绿色煤炭产业发展。
 
  构建能源供应多元体系。全市新能源建设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为重点,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化进程。利用大宁-吉县-永和一带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以及过境的西气东输气源,引进煤层气发电设备和技术,形成风电、光电、煤层气发电等多轮驱动的新能源供应体系。
 
  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优化升级。能源革命,科技先行,科技创新是能源革命的核心与支撑。根据《山西省“十三五”综合能源发展规划》,针对能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十三五”期间,指出以安全、绿色、低碳为方向,以能源企业为主体,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相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完善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从“煤老大”向“煤科老大”的转变,争当能源技术革命排头兵。目前,临汾共有国家、省、市三级技术中心76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省级行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2家。
 
  3.打造多元化中高端产业体系,着力夯实“转”的基础。 
 
  前三季度,代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2%、12.3%和53.6%,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9个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5.2亿元,同比增长74.1%,占全市工业比重4.8%,较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4.9倍、新能源汽车增长3.7倍、新材料产业增长1.3倍、节能环保产业增长58.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29.2%。
 
  鼓励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1-9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2.9亿元,同比增长80.3%,占全市工业比重0.9%,较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5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前9个月,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2.7亿元,同比增长71.1%,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7亿元,增长2.8倍,对装备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0.4%。
 
  4.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强化“转”的支撑。 
 
  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不断提高研发水平,支持企业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016年市统计局创新调查显示:全市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189家,占调查企业的26%,占比比2014年提高3.4个百分点;成功实现创新的企业187家,占25.7%,占比比2014年提高3.6个百分点。
 
  推动双创增活力。建成了侯马、襄汾、曲沃、蒲县、吉县、尧都区6个省级创业基地和1个市级创业基地,锦悦城大学生创业园、美材汇创客空间、隰县玉露香电商众创空间3家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
 
  (三)效益在改革中增加,质量在转型中提升
 
  今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成本明显降低,盈利水平达到2011年以来最高,全市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1.经济效益明显增加。1-8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1.3亿元,同比增长35.2%;实现利润6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5.6亿元,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8月末,全市工业亏损企业数125户,比上年同期减少25户;亏损企业亏损额27.1亿元,同比减亏近三成。
 
  2.财政收入快速增长。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66.5亿元,同比增长47.7%。其中,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8.5亿元,增长18.7%,增速比上半年(10.7%)加快8个百分点,比1-8月(14%)加快4.7个百分点。
 
  (四)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致力于增进民生福祉,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生支出大力增长。
 
  1.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增速快于经济增速。1-9月,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59元,同比增长7.6%,快于全市GDP增速1.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788元,同比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999元,增长6.5%。
 
  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9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39417人,完成全年目标87.59%,同比增加134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9%,控制在4.2%的目标以内。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293人;农村转移劳动力44260人,完成全年目标94.17%,同比增加4685人。
 
  3.民生支出保持两位数增长。1-9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43.94%,节能环保支出增长29.66%,公共安全支出增长22.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0.53%,教育支出增长20.3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3.12%。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